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榴榴无忌

让农民“带着地票进城”,孟晓苏出损招

| 人围观 |

风骚律师2025-04-08 17:37:15




自顾碗中鱼和蛎,哪管他人瓦上霜。
最近几天,小米SU7高速爆燃导致三名女生死在车里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,小米集团股价继而闪崩。4月1日800亿市值瞬间蒸发,短短三天超1200亿港元没了。
目前有新反转,遇难者母亲和男友已清空微博。有人猜测,或是达成共识。
与此同时另一则消息在网上悄然传开!专家孟晓苏建议“让农民带着地票进城”。翻阅他过去20年有关言论,我发现他是早期城镇化踊跃支持者之一,区别在于国家制定城镇化和他眼中城镇化有着本质区别,孟晓苏偏向主张“农民土地流转”打破国家单一竞价模式。
实现多轨竞价,让农民获得收益同时,加速向地产流转土地。句句为民,句句不离农民手里一亩三分地。



主要观点有四:第一城镇化是必然趋势,要让农民从农村流向城市,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;第二农民可以拿土地换指标用于支付城市购房首付;第三农民自愿离开土地进城,即节省土地,又能为城市用地提供土地资源。
天马星空的想象,孟晓苏言论看似逻辑自洽,回归中国国情,它还合适吗?
孟晓苏是谁?原国家进出口检验局副局,现中房集团理事长。早在2013年孟晓苏曾接受采访时便说过:农地流转一定会实现,城市将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土地。农民带着地票进城不至身无分文,体面地作为城里人。
2013年这阶段,农村土地流转只在村集体内向外一律禁止。
即是宅基地、自留地只允许内部承包和转让。这么做能保留农村完整性和农民合法权益。经过10年20努力,目前农村宅基地有了房产证,也能流转包括土地,城镇化进程由此按下加速按钮。
城镇化本质就是把分散农民集中一起空出土地,等于是从农民手里置换出土地。尽管国家不允许城里人染指,但城镇化过程房地产不参与进来吗?
孟晓苏观点中,他把农民土地赋予价值,然后让农民进城,只做土地文章不顾城市就业问题的行为,本质上是“耍流氓”。农村那点地能值多少钱?进城买房付首付是够了那后续了?农民就业问题如何解决?让国家一直补贴?这不现实。
其次他提到“土地资源”,农民从土地上离开去到城市,土地资源有了能为城市提供大量开发空间。这完全暴漏了,他是站在开发商角度想问题的态度。
国家有明确规定,18亿亩红线不能破,他转而看向农民宅基地,忽悠老百姓进城。
这就是孟晓苏所谓增加城市开发空间的办法。我国践行的城镇化,不清楚孟晓苏是真没看明白还是装糊涂。
真正城镇化建设是指新型城镇化,以城乡统筹、城乡一体、节约集约、生态宜居、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,是大中小城市、小城镇、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、互促共进的城镇化。
城镇化解决的不是城市化,所谓想相得益彰,就是统筹与合理。
如此看孟晓苏所谓“战略”更多是从自身利益出发,但他说的话又极具迷惑性很难甄别。回顾他过往言论会发现,他提出不少建议中争议巨大,又叫人啼笑皆非。



比如:建议条件的年轻人,让父母帮忙买房;在我们这些专家推动下,只用25年时间实现了房贷规模由6000亿增长到了50万亿,实现银行、房地产商和老百信三赢局面。
再比如:现在还不征房产税,对老百姓不公平。
“生育低,不能把气全撒在房价高上。”
客观的说,孟晓苏是懂流量的,句句为老百姓,句句与百姓人心向离。关键是他能把这种损招不断重复使用,偏偏嘴上总是挂着老百姓,一副大义凛然。
中国人才吃饱肚子十几年,胡话不能乱说。偏偏这类专家,他有话语权。
对待这些专家,恐怕还是要擦亮眼睛,国家制定策略,还是要多听听百姓意见三思而行。
毕竟,专家可以失误无数次,老百性却经不得折腾。


随便看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