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榴榴无忌

嘚嘚觅道:在骂声中赚钱,才是这届老板的底气

| 人围观 |

狂舞的大屌2025-07-09 17:42:54

在经济持续下行、实体门店叫苦连天的时代,杭州一家名为“嘚嘚觅道”的面馆却反其道而行之——开一家小馆子,卖几百块一碗的拌面,天天有人排队,还频频登上热搜、短视频榜,哪怕舆论骂声一片,生意却越来越好。

有人说它是“智商税收割机”,有人说“剧本营销太假太恶心”,甚至被质疑食材夸大、情节造假。但这都挡不住它的现实:这家面馆,靠的是实打实赚到了钱。

一、别只看到争议,更要看到底层逻辑
今天的中国线下餐饮是什么局面?客流断崖、房租高企、人工上涨、消费萎缩,一家传统小面馆,能坚持一年不倒就算不易。但“嘚嘚觅道”偏偏用了一种极其“出圈”的方式,从人群稀缺、价格出位、营销博弈中走出了一条生存路。

558一碗的拌面,谁会来吃?不是大众,而是那“百分之一”愿意为“猎奇+身份感+内容”买单的人。这类人少,但消费力强,更关键,他们乐于在社交媒体上传播自己的“猎奇消费”,从而反哺流量,形成闭环。

在大众经济下滑、低价卷到死的背景下,这种反向高价策略,不是耍狠,是“另辟蹊径的清醒”。

二、谁在骂,谁在看,谁在掏钱?
这家店的流量运营,是极其精准的。

每一波争议,都是带流量;

每一个视频,都是“剧本级传播”;

每一次涨价,都在强化“稀缺感”;

每一份“筷子收费”、“树叶换饭”的设计,都直击短视频用户的猎奇心理。

你可以不喜欢,但不能否认:这不是运气,是精心策划下的内容战。

那些一边骂“割韭菜”,一边又点进去看视频、发评论、围观直播的人,恰恰是这个商业模型中最关键的流量来源。

三、经济不好的时候,赚钱才是硬道理
你可以说它不讲匠心、不如老字号、不尊重食材……但说到底,在线下全面失血的时代,一家店用三四个高价SKU+一个小厨位+一个短视频策划+一个话题老板,就实现了盈利、扩散和资本关注,这难道不是聪明?

做老板不是为了被点赞,而是为了不倒闭。

那些坚持传统、靠口碑缓慢积累的店值得敬重;但那种在生存缝隙里靠脑子杀出路的店,也值得尊重。他们不是背叛行业精神,而是回应现实环境。

四、这时代,是“会讲故事的人”赢
从“椰树风格”的土广告,到小杨哥、东方甄选的直播段子,再到“嘚嘚觅道”的短视频剧本……这届消费者要的,早就不是单纯吃饱,而是“看戏+打卡+社交货币”。

一碗面能不能卖588元,决定权不是你骂它贵,而是市场认不认账、有没有人愿意为它的“附加值”掏钱。

商业从来不是靠感动撑起来的,而是靠用户心理、数据反馈、现金流运营。

五、写在最后:别只做被理解的人,要做能赚钱的人
“嘚嘚觅道”会不会长久?谁都不好说。

但可以肯定的是:在人人都喊难的2025,它靠几碗“天价面”赚到了实打实的钱,火上了热搜、出了圈、进了资本视野。这比很多“自认为踏实”却连房租都交不起的小店,现实得多,也狠得多。

不需要大家都理解你,只要有人为你买单。

在寒冬生存下来的,不是最善良的,而是最会玩、最敢赌、最懂流量的人。